All rights reserved ©2021 Jinko Power.Powered by Webfoss.浙ICP备15009312号-1
2025-07-05
6月21日,国晟科技(603778)发布公告称,公司二级控股子公司安徽国晟新能源与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光伏组件销售合同,合同金额高达10.43亿元(含税),用于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光伏组件设备框架集采包件1(二标段)项目。
去年刚签署4.83亿大单
实际上,这并非国晟科技首次与中广核携手。
去年9月,双方就曾就洛浦县5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签订4.83亿元采购订单,将新能源与沙漠治理创新融合。此次合作标志着央国企客户对这家“光伏黑马”产品品质和技术路线的持续认可。
在本次公告中,国晟科技明确指出,该合同实施后将对公司2025年度及后续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为公司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奠定基础。
实际上,在当下光伏行业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中,这笔订单的价值远超账面数字。2024年前7个月,国晟科技已获得超过14亿元的光伏组件订单,包括烟台招远和莱州土山等大型项目。此外,公司还成功入围中核汇能、新华发电等央国企的组件集采项目。
在光伏组件价格承压的情况下,国晟科技的高效异质结产品正迎来最佳市场窗口期。
园林企业跨界转型光伏
资料显示,国晟科技的前身是乾景园林,作为主营景观园林业务的上市公司,其在2018年后遭遇行业寒冬,连续四年亏损。2020年至2023年间,公司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过5亿元。
2022年11月,公司迎来转机。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吴君、高飞团队,业务方向从传统园林转向光伏产业,企业随之更名为国晟科技。自此,公司形成了光伏组件+生态园林双主业架构。
然而,转型并非一蹴而就。2024年国晟科技实现营收达20.94亿元,同比增长111.94%;其归母净利润亏损1.06亿元,同比下滑53.2%。截至2024年底,64.2%的资产负债率和仅1.97亿元的货币资金,凸显企业转型期的资金压力。
进入2025年一季度,国晟科技营收为9563.20万元,同比略降13.17%;尽管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归母净亏损为4193.37万元,同比有所收窄。
垂直布局 砸300亿新疆豪赌
面对行业困局,国晟科技选择了“技术+规模”的双重突围。早在2023年10月,公司落子新疆若羌,启动总投资300亿元的双碳硅基产业园项目,这一布局被业界视为其光伏战略的核心抓手。
今年2月4日,该产业园迎来重大节点——5GW高效异质结组件首件成功下线。据了解,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122亿元,规划年产5万吨多晶硅、10GW高效N型拉晶、5GW超薄N型硅片及2GW异质结电池组件,预计2025年6月全面投产。
技术储备方面,国晟科技已掌握新型异质结无主栅(0BB)电池制造技术、海上光伏组件封装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其产品通过IEC61215、61730等国际标准测试,并获得中国CQC、德国TUV、欧洲WEEE等全球主流认证。
行业洗牌期 扭亏曙光初现
尽管财务数据尚未走出阴霾,但国晟科技在2025年迎来转机的可能性正在增大。除了此次签订的10.43亿元中广核订单外,公司合同负债指标已显露积极信号——2024年9月底合同负债达0.57亿元,同比增长约2倍。
公司对行业趋势的判断也显露出战略自信。在近期公告中,国晟科技坦言:虽然近两年光伏产业扩产导致阶段性“供大于求”,但随着落后产能逐渐淘汰,具有技术优势的产能将更具竞争力。
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公司坚信光伏行业仍具备非常高的发展潜力和确定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国晟科技300亿投资的硅基产业园正在加速推进设备安装。随着今年2月首片异质结组件的下线,这座产业园将在2025年6月迎来全面投产。
国晟科技在公告中写道,随着部分落后产能和竞争力不足的产品逐渐淘汰,具有技术优势的产能将更具竞争优势。垂直整合的产业链布局、持续斩获的央企订单,以及对高效异质结技术的深入研发,共同构成国晟实现扭亏的关键筹码。
眼下,光伏行业的残酷洗牌仍未结束,但技术派的春天可能已在不远处。(光伏初心)